《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正式施行,办法共设置5章40条,包括总则、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5章内容,这标志着山东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其中,该办法对以下几点进行了明确:
生产经营单位承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履行下列职责:
(一)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加强考核;
(二)组织制定并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三)保障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
(四)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或者安全总监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并直接管理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其他相关负责人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生产车间(区队)负责人、生产班组负责人在履行各自岗位业务工作职责的同时,履行相关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职责。
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直接责任人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对所在工作岗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承担直接责任,履行下列职责:
(一)知悉本岗位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
(二)在上岗作业前进行安全确认;
(三)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四)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五)及时排查、消除并报告事故隐患;
(六)身体欠佳或者情绪异常时及时向班组长报告。
明确安全管理人员隐患排查工作的监督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并督促执行;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技能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组织、督促、检查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四)对未按照规定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的有关职能部门、生产车间(区队)、生产班组以及有关责任人员,依照职权查处或者提出处理意见。
追责首先明确直接责任人而非安全管理人员
违反本办法,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排查或者专项排查的,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办法,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报告事故隐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办法,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研究中心成立2025-03-02 |
·佳乐苑小区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公布2024-09-23 |
·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4-09-10 |
·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部署当前安全防范工作 调度推进电动2024-07-08 |
·31人死亡燃气爆炸事故,商务部门副厅长等6人被追责2024-06-21 |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全面加强隐患排查整治2024-06-04 |
·全国集中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夜查行动2024-05-25 |
·市应急局长被开除党籍、政务撤职,吕梁重大火灾中应急部门的主要2024-04-25 |
·两起火灾6死11伤,广东发出挂牌督办函2024-04-22 |
·保持见微知著的敏锐性 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2023-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