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您当前位置:全国商业消防与安全协会 >时政要闻 >浏览内容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推动灭火飞机和无人机等实战应用

2025年01月16日

1月15日上午,应急管理部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介绍应急管理规范执法和冬春救助等有关工作情况。

过去一年,应急管理工作坚持固本强基、强化预防为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安全生产工作呈现“三个下降、两个平稳”的特点。“三个下降”是: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18万起、死亡1.96万人,同比分别下降11%、7.6%。较大事故稳定下降。发生较大事故389起、死亡1500人,同比分别下降10.8%、9.1%。重特大事故明显下降。发生重特大事故9起、死亡146人,同比分别下降43.8%、49.8%。“两个平稳”是: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国32个省级统计单位中,有24个未发生重特大事故。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农业机械、金属非金属矿山、化工、烟花爆竹、工贸、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7个重点行业领域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以明确重大隐患判定标准抓排查整治质量提升。针对一些地方和行业领域隐患排查专业性不强甚至走过场等突出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61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年全国排查出的重大隐患超过前3年总量,整改率达到98.1%,尤其是企业自查发现的重大隐患同比增长26.1%,有效提升了隐患排查整治的工作质量。二是以强力“拆窗破网”抓消防“生命通道”畅通。大家都知道,“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因逃生通道不畅屡屡引发群死群伤。我们集中开展消防安全除患攻坚大整治和“拆窗破网”行动,各地共拆改违规设置的防盗窗、广告牌等1338万余处,清理占堵消防车通道等46万余处,督促整改占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442万余处。三是以“一件事”全链条整治抓电动自行车安全。电动自行车隐患整治涉及部门多、监管链条长。我们逐一厘清部门职责,完善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停放、充电、报废回收等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推动相关部门制修订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每百万辆电动自行车火灾数量由2023年的5.6起下降至3起,火灾起数同比下降42.2%,伤亡人数下降超过90%。四是以强化专项整治抓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在燃气领域,狠抓“问题气、瓶、阀、管、灶、环境”排查整治,修订出台了商用燃气燃烧器具、连接软管、切断阀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在矿山领域,制定矿山安全八项硬措施,推进煤矿智能化、标准化建设。在危化品领域,严格检维修、开停车、安装拆除等异常工况安全管理,引导企业淘汰退出化工老旧装置储罐。五是以严格监管和指导服务并重抓责任落实。组织开展2轮全覆盖明查暗访和年度考核巡查,对问题突出的地区和部门印发通报、督促建议函或进行约谈,对部分省份开展矿山、危化品安全督导帮扶,对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市县和企业开展专家指导服务。上面这些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去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远不止这些。

2025重点开展工作:1月7日至8日,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王祥喜部长就“以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对今年的应急管理工作作了全面部署。重点介绍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和专项整治。紧紧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牛鼻子”,扎实推进治本攻坚重点任务,持续推进矿山、危化品、消防、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加快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二是统筹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据预测,今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态势仍将延续。我们将完善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与各专项指挥部办公室常态与非常态应急工作机制,强化“上”“下”衔接、协同联动。推进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更新和成果应用,强化灾害风险避让和灾害设防。提升“三断”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保障能力,推进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全覆盖,实现防灾关口更靠前、减灾基础更牢固、救灾保障更有力。三是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提升国家应急指挥总部运行效能,强化多部门联勤联战、联合响应、实时会商和统一指挥。坚持实战标准强化各级指挥部建设,不断提升应急指挥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四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加快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整合改革攻坚,提升全灾种应急能力,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建强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加快航空救援队伍整合布局,推动灭火飞机和无人机等实战应用。统筹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优化结构布局、提升专业能力。此外,还将全面开展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测评,大力推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与各专业队伍共训共练。五是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筑牢应急管理第一道防线。比如,今年将完善乡镇(街道)应急消防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推行应消合一、队站一体工作模式,推动先进适用装备下基层、进一线,推进“小快轻智”新型装备普及应用,既为基层减负、更为基层赋能。六是夯实应急管理工作基础。实施“智慧应急”战略,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改变应急管理战斗力生成模式,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质战斗力。加快应急管理法治化建设,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法、国家消防救援人员法等重点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完善公共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开展全民安全宣传教育,鼓励引导群众监督和企业员工发现报告隐患,筑牢应急管理人民防线。



上一篇:国办54号文件对消防监督工作的影响
下一篇:3月1日起,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实行准军事化管理